发泡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会前期出现塌模、沉降、冒泡、开裂等现象,后期会出现闭孔率的问题、掉粉的问题、强度不够的问题。体系不同,问题也不同,相对来说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难些,硫铝酸盐水泥容易一点。
关于双氧水发泡常见问题?
普通水泥双氧水下去之后就迅速发气?利用双氧水发泡孔结构怎么控制?容易出现裂纹怎么解决?
过氧化氢可自发分解歧化生成水和氧气:
2 H2O2 → 2 H2O + O2
过氧化氢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在光照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速率加快。控制发泡速率就是控制控制分解的速率:
一:控制水泥水化发热,控制发泡时环境温度,减少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二:加入稳定剂,一般使用的双氧水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稳定剂,以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常用的稳定剂包括:锡酸钠、焦磷酸钠和有机亚磷酸酯。
三:加入稳泡剂如硬脂酸钙,起减小水的表明张力,能够控制气泡液膜的结构稳定性,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泡的液膜有秩序的分布。
强调水化热控制!过高的水化热,速度过快,温度急剧上升,双氧水快速分解,降低水化热的办法很多,也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粉剂如煤灰、硅粉、矿渣微粉等。
发泡水泥发泡速率和强度增长速度成一定正比关系水化热过大水泥水化过快没长好就初凝热量过大促进双氧水分解体系粘度小稀稀拉拉的没有粘聚力,很容易膨胀,过稠了,粘聚力过大,不容易放料,也造成孔径小!裂纹也分很多种,表面的,内部的,里面的,四周的,大裂纹,小裂纹。具体要根据你的配方和工艺来解决。硬脂酸钙加多和加少会影响孔的大小的!
在温度控制好的情况下。问题关键就是没有找到很好的硬脂酸钙做稳泡剂。不要小看硬脂酸钙的作用。因为硬脂酸钙市场混乱,标准不一,假冒国标的很少,给好多的生产企业造成困难。最后产生问题了,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关于配方问题
实验模按照生产模等比例缩小最好,试块各成分配比及水温还有起泡持续时间和能够脱模的时间都要进行跟踪记录,便于以后安排上产流程。后续要做的就是看强度上升速度,还要注意试块内部的开裂及泡的均匀度。经过试验得出的配方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配方。要注意的就是一些原材料的问题,试验时必须选定好自己的原材料品牌,不能实验验时用一套原材料,生产时换别的原材料,那样很容易拖累生产。市场上很多原材料比较乱,配方上也不能照搬别人的配方,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
关于气泡大小的问题
生产工艺中,稳泡剂的主要作用就是能使发气、发热和固化三者协调同步,而不现沸腾、塌模现象,保证发泡的稳定性和成功率。
第一、发泡过程的反应速度对于反应温度、坯体温度、浆料稠化及坯体化均有明显影响。浆料稠化速度加快,不能与发气过程同步,因而产生坯体收缩和下沉。
其二,对浆料的稠化作用。所谓稠化是指浆料中各种物料不断水化形成骨架结构,极限切应力急剧增大,浆料失去流动性并具有支承自重能力的状态,这是发泡成型的重要步骤。浆料稠化速度太慢可能产生塌模;稠化太快影响正常发气,可能产生不满模或憋气现象。
其三,对固体微粒具有分散作用。加气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都是通过碾磨并达到一用的,尤其是硅质材料等等。在浆料体系中由于自重力和比重的影响,比重大固体微粒下沉,造成产品质量上下不均匀。建议尽量采用一些轻质材料。加入较好的分散作用材料,有利于提高加气混凝土产品的整体泡孔径均匀度。
关于普硅发泡水泥板开裂解决方案:
普硅水泥比较容易产生塑性开裂,一般都是因为凝固之前其内部自由水向表面迁移,胶凝材料水化和温度变化影响因素造成的浆体收缩,在浆体内部形成很大的毛细管负压力产生收缩应力,浆体凝固初期的抵抗强度没有完全形成,造成开裂,裂纹表现为分布不规则,深浅不一致,互不连贯性,既有横向,也有纵向,甚至在内部出现很大的贯穿性裂纹,解决的塑性开裂的问题是个很复杂的体系问题,方案有三:一、选择适当原料(水泥选择很重要),优化合理配比,增加环境湿度和养护,选择合适水灰比,外加剂种类;二、采用限制收缩办法利用纤维二次增强筋的网络结构,分散和消耗内部收缩应力,注意添加量也不宜过多,过大造成结团,更易造成局部开裂,或采用补偿收缩办法;两种办法结合效果更佳;三、采用减缩剂,选择适合表面活性剂,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降低毛细管道内的收缩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