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个收缩率指标有范围如题,国内灌浆料的标准均没有硬化收缩指标,一般做到多少才是合适?不可能一个个项目去试吧。
感觉现有的补偿方式都比较麻烦:
1、如果用目前比较流行的CaO+硫铝酸钙体系,湿养实测经常出现强度倒缩,猜测是28天长时间的湿养,AFT过于多和粗大,膨胀破坏晶体结构了。
2、用硫铝水泥加硬石膏,夏天凝结比较快,加酒石酸夏天出现熔融,生产很麻烦。而且总体凝结时间不易控制。
各位是怎么看待主题问题和补偿方式的呢?
这个是套筒灌浆料的标准,测试需要包裹隔绝空气自收缩。这个试验我做过,主要是与常规支座、柱子的用途大不一样。